慢肾风,参芪地黄汤加减

发布时间:2025.06.06 浏览量:0
字号:

 

 

郭某,女,32岁。

主诉:乏力,尿中泡沫多2周。

现病史:患者自述平素易感冒。1年前单位体检时确诊慢性肾小球肾炎,建议住院治疗,患者本人未重视,未用任何药物。半年前因感冒复发,在西医院住院治疗,建议患者做肾活检,但患者不同意,要求保守治疗,未使用激素,住院时查24小时尿蛋白1.32g/L,给予活血扶正降浊等药物,出院时复查24小时尿蛋白0.45g/LPro+)。平时口服肾炎康复片。2周前无明显原因出现乏力,尿中泡沫加重。慕名前来应诊。

症见:乏力,面色无华,少气,尿中泡沫多,手足心热,腰痛。口干咽燥、咽痛,舌质淡紫,少苔,脉细弱。化验检查:血液分析:正常;尿液分析:Pro3+),查24小时尿蛋白1.87g/L;肾功:正常。

既往:慢性肾小球肾炎

诊断:慢肾风 气阴两虚兼血瘀

按语:

      慢肾风指正虚感邪,邪毒滞肾不蒸化,以颜面或肢体浮肿乏力、腰酸、尿多浊沫或尿血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发生与先天不足、劳倦内伤、久病体虚、复感外邪等有关。本病病程较长,反复发作,缠绵难愈。病程后期,可出现明显水肿,尿少或无尿,饮食不下,大便不通,恶心呕吐等关格表现,预后较差。常见于西医学慢性肾小球肾炎及其继发的慢性肾衰竭。可用参地黄汤加减,原方出自于清·沈金鳌《沈氏尊生书》卷三大肠病方,全方以补益为主要功效。本方剂在其基础上加味而成,具体药物组成为党参、黄芪、生地黄、山茱萸、山药、茯苓、泽泻、丹参、丹皮、女贞子、旱莲草、芡实、金樱子、桔梗、双花、甘草等共十六味。

治法:补气滋阴,活血化瘀。

方药:参地黄汤加减。

拟方:

党参15 黄芪30 生地15 山茱萸15 

山药20 茯苓15 泽泻10 丹参15 

丹皮15 女贞子15 旱莲草15 芡实15 

金樱子15 桔梗10 甘草6

     十四剂,日2次,早晚分服150ml

 

扫一扫,手机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