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衰,肾衰3号方加减 (2)
陈某,女,54岁。
主诉:反复倦怠乏力3年余,再发加重1天
现病史:3年余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倦怠乏力,伴双下肢水肿,傍晚及久坐后水肿加重,至柳州市工人医院就诊,查肌酐329umol/L,于2019年6月19日开始服用甲泼尼龙20mg qd免疫抑制治疗,利尿、护肾、护胃、补钙等治疗后(具体不详),倦怠乏力可明显好转,水肿可消退。出院后自行停用所有药物。倦怠乏力、水肿反复出现, 1天前倦怠乏力再发加重,伴有双下肢浮肿,伴头晕,耳聋耳鸣,视物旋转,恶心呕吐,与体位变化相关,静卧休息后缓解,偶感胸闷,查肌酐622umol/L,血红蛋白74g/L。
症见:倦怠乏力,双下肢浮肿,头晕,呈阵发性,视物旋转,耳鸣耳聋,与体位改变有关,卧床后休息后可缓解,口苦,无头痛,无恶心呕吐,双上肢腕关节及双下肢踝关节散在不规则皮疹,伴瘙痒,纳寐一般,小便量未见减少,夜尿2次/尿,泡沫样尿,大便调。 舌质淡暗,苔白,脉弦细。
既往:高血压病,冠心病
诊断:慢性肾衰 脾肾气虚证
按语:
患者脾胃素虚,后天失养,脾虚及肾,脾肾亏虚,脾虚则水谷精微不布,头窍、肢体失其濡养故而倦怠乏力、头晕及视物旋转;肾主水液,主持调节水液代谢,肾虚水液代谢失调则双下肢浮肿,肾开窍于耳,肾虚则耳鸣耳聋,肾蒸腾无力,则尿量少,肾虚固摄无力,水谷精微丢失,则见泡沫样尿;则舌质暗为久病有瘀之表现,苔白,脉细主虚证,脉弦为水湿表现。
肾衰一般由于水肿、淋证、尿血等多种肾脏疾病发展而来。中医认为各种肾病日久,损及各脏腑功能,并以脾肾虚损为主,病情逐步发展而使病情加重,导致正气虚衰、浊邪瘀血雍滞肾络,最后肾脏失去开阖的功能,湿浊尿毒潴留于体内,而引发本病。
治法:补肾益气健脾兼活血。
处方:肾衰3号方加减,拟方如下:
人参片 15g 黄芪 30g 白术 15g 茯苓 15g
山药 15g 木香 6g 砂仁 6g 后下 淫羊藿 12g
盐巴戟天 12g 续断片 12g 寄生 15g 盐杜仲 15g
薏苡仁 15g 豆蔻 10g 后下 法半夏 12g 甘草片 6g
6剂,水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