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渴病肾病,生脉散合六味地黄汤加减

发布时间:2025.06.06 浏览量:0
字号:

 

 

陈某,女,30岁。
主诉: 反复口干、多饮16年余,发现尿蛋白2
现病史: 患者自诉16年余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口干、多饮,伴多食、多尿症状,当时无下肢水肿,无倦怠乏力等不适,当地医院诊断为“1型糖尿病,经胰岛素治疗好转,2年前产检发现尿蛋白阳性,最高可达(4+),自述服用中药后尿蛋白可降至(2+),偶解泡沫样尿,肾功能情况不详。3天前发现双下肢水肿,无尿少,无胸闷、呼吸困难等不适,经休息上症无改善。
症见:双下肢水肿,解泡沫样尿,无尿痛,无解肉眼血尿,无恶寒发热,无咳嗽咳痰,无呼吸困难,无胸闷心慌,无头晕头痛,纳欠佳,进食欲吐,差,尿量正常,大便调,近期体重无明显变化。 暗红,苔薄黄,脉沉细数。
既往:右侧卵巢囊肿切除术、剖宫产术、眼底手术
诊断:消渴病肾病   气阴两虚证

按语:

     生脉散中人参为君药,大补元气,生津止渴;臣以麦冬养阴清热生津;佐以五味子酸收,配人参补固正气,培麦冬收敛阴津,一补一润一敛,共生益气养阴,生津止渴之效。

     消渴日久,则正气虚弱,或素体阴虚体弱,易感六淫之邪,或湿热下注,重伤脾胃或病情日渐加重伤肾而成本病。燥热之邪日久,必耗气伤阴,肾阴亏损,阴损耗气,而致气阴两虚。肾为先天之本,藏精主水,肾阴不足,上不制心火,中润胃,下则肾火自则口干、多饮、差;肾主水,肾气不足,肾失开阖,水液潴留,泛溢肌肤,则见水肿。日久生,故见舌暗红,脉细之;苔薄黄,脉沉细数均为阴虚之征。    
治法:益气养阴
处方:生脉散合六味地黄汤加减。
人参片 20g      麦冬 15g      五味子 10g       地黄 15g        
山药 15g         牡丹皮 12g   金樱子肉 15g    12g       
茯苓 15g         泽泻 10g      黄芪 15g          当归 15g        
玄参 15g         粉葛 24g      桃仁 6g         丹参 10g        
麸炒苍术 10g   天花粉 15g       
 5剂,水煎服。

扫一扫,手机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