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失忆”老人的重生:柳州市中医医院成功开展颈深部淋巴管—静脉吻合术联合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阿尔茨海默病

医心为您 保驾护航
在柳州市中医医院神经外科的病房里,64岁的肖伯伯颤抖着握住妻子的手,时隔五年他再次清晰唤出妻子的名字,这个曾被阿尔茨海默病夺走记忆和语言功能的老人,如今正经历着医学奇迹带来的重生。


一次聚会刺激发病



时光倒流至五年前的一次老友聚会,因感怀过去情绪悲伤的肖伯伯逐渐陷入了记忆力障碍的泥沼,幻觉频发,开始遗忘曾经熟悉的人和事。随着病情的无情蔓延,近两年来,肖伯伯的症状急剧加重,行动迟缓,四肢关节僵硬,失去了言语能力,认知障碍也日益加深,生活几乎难以自理,这对曾经身体矫健的他和整个家庭来说,无疑是沉重的打击。
灰暗的命运之门在柳州市中医医院神经外科出现了转机。肖伯伯入院后,科室专家为他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检查,最终明确诊断为阿尔茨海默病合并正常压力脑积水。面对这一复杂病情,医院多学科团队共同探讨最佳的治疗方案。由于这种特殊病例在广西乃至国内都较为少见,我院还特别邀请了国内脑血管病 、功能神经外科权威专家,解放军总医院张洪钿教授共同参与制定手术方案。
经过深入的讨论交流和对患者病情的充分评估,神经外科罗毅主任团队决定采用创新性的联合手术方案——颈深部淋巴管—静脉吻合术联合脑室腹腔分流术。


联合手术终获希望


手术室内,罗毅主任及其团队成员全神贯注,凭借着精湛的医术和丰富的经验,小心翼翼地操作着每一个步骤。通过显微外科技术,他们将颈部淋巴管与静脉进行端侧精准吻合,为大脑的淋巴循环开辟了新的通道,同时进行脑室腹腔分流术,以解决脑积水的问题。手术过程紧张而有序,最终取得了圆满成功。


目前,国内外可开展颈深部淋巴管—静脉吻合术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医院并不多。柳州市中医医院首例超显微技术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顺利开展,标志着医院在超显微技术领域迈上了新台阶。相信不久的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完善和临床研究的深入,将有更多像肖伯伯这样的患者能够重新融入家庭和社会,享受与亲人共度的温馨时光。而柳州市中医医院也将继续秉持着对生命的敬畏和对医学的追求,为更多脑病患者带来希望与曙光。


“记忆橡皮擦”阿尔茨海默病




阿尔茨海默病(AD),又称老年痴呆症,被喻为“记忆的橡皮擦”,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其主要临床特征包括进行性记忆下降、认知功能障碍、行为障碍、语言障碍以及日常生活能力下降等,直至思考及行动能力渐无、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目前,我国60岁及以上人群中,约有1000万人患有阿尔茨海默病,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而目前的治疗手段大多只能缓解症状,无法从根本上延缓病情进展。

“颈深淋巴管-静脉吻合术”(LVA)的手术治疗方案地成功开展,为AD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LVA手术的核心原理是通过改善脑部淋巴循环,促进大脑内β-淀粉样蛋白(Aβ)和tau蛋白的清除。这些异常沉积的蛋白被认为是AD的关键致病因素。手术通过显微外科技术,将颈部淋巴管与静脉进行吻合,建立新的淋巴引流通路,从而降低脑内淋巴回流压力。部分患者在术后数天至数周内表现出记忆力、情绪稳定性和生活自理能力的提升。例如,患者术后能认出家人、恢复简单交流。烦躁、攻击性行为减少,部分患者恢复昼夜节律和日常活动能力。
阿尔茨海默病(AD),一度被认为是无法逆转的神经退行性疾病。颈深淋巴-静脉吻合术是针对阿尔茨海默病所提出的一项革命性的治疗方法与技术。它不仅是临床医学领域的重大突破,更是为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开辟了全新途径。该疗法在认知与情绪层面对患者产生了显著的积极影响,进一步在生活质量上实现了质的飞跃。
(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