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详细

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

暑假不“躺平”,为“学生族”的身体按下“元气重启键”

发布时间:2025.07.14
字号:
图片

重启

图片

满满元气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暑假来了

“学生族”调养攻略有哪些?

图片

 

 

熬过日夜奋战的期末冲刺,终于迎来卸下重负的暑假。开始放假的那一刻,通宵狂欢、饮食不规律、运动量忽大忽小……你是否也感受到了身体发出的疲惫信号?——精神困倦、食欲不佳、睡眠紊乱、提不起兴趣都在悄悄登场?这些都是身体在提醒你:该好好调整了!

调节睡眠:让阴阳重归和谐

 

尽量在晚上11点前入睡,顺应肝胆排毒、养阴血的规律。逐步调整生物钟,午休半小时即可,避免影响夜间睡眠。睡前温水泡脚、按摩涌泉穴或聆听舒缓音乐,有助心神安宁。

图片

考试带来的巨大精神压力,长期、过度思考、担忧、焦虑,影响脾的运化功能,进而导致气血生化不足,不能上奉于心,心神失养;过度的情绪亦会导致肝气不舒,郁结不畅,日久可肝郁化火,上扰心神;对考试结果的过度担忧、恐惧,会使肾精亏虚无法上济于心,致心肾不交,种种这些,最终都会影响睡眠。

针对失眠的不同证型,柳州市中医医院治未病中心建议可以选用的特色中医疗法有:穴位埋线治疗,可以线代针,持久刺激穴位;头部刮痧治疗,可以疏通头部经络;穴位注射治疗,以针药结合的方式双重刺激穴位等。

图片
图片
图片

 

改善饮食:脾胃是养生的根基

饮食规律清淡,避油腻辛辣生冷,减轻脾胃负担。多选小米、山药、红枣、莲子、瘦肉补养气血。岭南湿热,可用薏米、赤小豆、白扁豆煮粥汤祛湿。银耳羹、百合粥、梨、藕滋阴润燥。脾胃虚寒者慎食绿豆。

考后容易出现情绪波动,加之近期雨水较多,伏天多闷热,湿气困脾容易出现身体困重、乏力、食欲差等表现,宜疏肝健脾祛湿,治未病中心团队推荐的药膳汤品为疏肝健脾排骨汤,汤以白术、山药、橘皮、佛手、砂仁与排骨的完美融合,共奏益气健脾、渗湿止泻之力。

图片

 

合理运动:疏通气血,唤醒活力

 

运动宜从散步、慢跑、游泳、骑行等平缓项目开始,循序渐进,避免耗伤气血。中医功法如金刚功、八段锦、太极拳、五禽戏,动作舒缓,尤擅调理气血、疏通经络。每日坚持30~60分钟,恢复身体活力。

图片

从中医气机调理的角度看,六字诀与八段锦是疏肝理气的“文武之道”,六字诀如针灸,直击肝经郁结;八段锦似汤药,系统调和全身气机。坚持练习可适当改善考后肝气郁结导致的失眠、焦虑与注意力下降等症状。肝火旺体质者可以六字诀为主,早中晚各练“嘘”字诀6次;肝郁脾虚体质者以八段锦为主,重点可以放在“双手托天理三焦”和“左右开弓似射雕”两节健脾疏肝。“学生族”也可以多多练习哦!

 

调畅情志:放松心情,颐养心神

 

允许自己充分休息释放压力(补觉、爱好、适度运动),接纳考后各种情绪(兴奋、空虚、焦虑、失落皆正常),避免反复纠结答案。成绩公布前后理性面对:达预期可庆祝但清醒,未达预期允许悲伤。长假中调整作息,通过兴趣培养、技能学习、社会实践或旅行充实自我,并为新阶段做准备。

图片

节奏感强的流行音乐固然符合学生们的喜好,但中医的“五音疗法”(源自《黄帝内经》“五音入五脏”理论)可调和气血平衡阴阳。例如,聆听属木入肝的“角调”歌曲(如《胡笳十八拍》《江南丝竹》),可宣发郁气,缓解胸闷烦躁,配合壮医经筋针刺协同治疗更佳。

 

若疲劳、失眠、消化或心理问题已经严重影响生活,请及时就医!

每次考试只是人生长跑中的一段冲刺。无论结果如何,都定义不了你的全部价值与未来。现在,请拥抱自己,调整呼吸,以更从容的姿态,去探索前方更广阔的风景。

这个假期,用中医修复身心上的疲惫,恢复满满元气。当九月踏上新征程,你将带着更健康、更充满能量的自己再次出发!

 

 

扫一扫,手机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