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详细

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

【柳中医话节气】2025年立秋节气——清晓上高台,秋风今日来

发布时间:2025.08.06
字号:
图片
图片
图片

AUTUMN

 

你好,秋天

 

《初秋》

[唐]孟浩然

不觉初秋夜渐长,清风习习重凄凉。

炎炎暑退茅斋静,阶下丛莎有露光。

图片

 

BEST AUTUMN

图片

2025年8月7日将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三个节气——立秋,也是秋季的第一个节气。谚语说:“伏包秋,凉悠悠;秋包伏,热得哭”,今年立秋节气在末伏之前,便是“秋包伏”,故而未来的天气仍会比较炎热。

 

 

中医认为秋三月天气渐转凉燥而风劲急,大地呈现清明爽朗。但是立秋处于夏末秋初的阶段,既有暑热的存在,也有秋燥的属性,所以立秋养生需健脾养胃,滋阴润肺。

BEGINNING OF AUTUMN

 

图片

起居情志篇

图片
图片

 

 

图片

 

立秋时节起居养生,宜防暑热,早卧早起,宁心静气。立秋处于高温酷热天气的“三暑”“三伏”阶段,需谨防中暑。作息宜早睡早起,切忌熬夜。情志方面,立秋后要收敛心神,保持神志的安宁,为冬天“闭藏”做准备,忌急躁动怒。

 

 

图片

 

图片

外治调养篇

图片
图片

 

本期我们推荐中药贴敷疗法和埋线疗法

 

中药贴敷疗法,是以中医的经络学为理论依据,把药物研成细末,用水、醋、酒、蛋清、蜂蜜、植物油、清凉油、药液等调成糊状或膏状,再直接贴敷在穴位或患处上,用来治疗疾病的一种无创疗法。立秋后,现实中很多人仍按夏天的方式生活,如喝冷饮、吹空调、下水游泳等,这样的行为容易给秋冬落下咳嗽、发烧、拉肚子的病根。中医有“冬病夏治”的说法,三伏贴治疗具有预防秋冬季节容易发病的作用。

 

图片

 

民间有“贴秋膘”的说法,即通过食用炖肉等方式补充夏季体重流失的传统习俗。对于肥胖者来说,此时仍是减重好时节。

 

图片

 

埋线疗法通过肠线的多种作用(如异物刺激、肠线被吸收后作为异体蛋白等),促使神经-体液发挥一系列的调节作用,以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提高免疫机能。同时,埋线有一定的刺激穴位抑制食欲、促进局部吸收代谢脂肪的作用,但是中医穴位埋线疗法不是单纯的抑制食欲而达到治疗效果,而是通过专业医师辨证,调节脏腑气血津液的代谢,恢复脏腑之间的秩序而达到健康减重的目的。

 

图片

 

图片

膳食养护篇

图片
图片

 

立秋后,气温仍是炎热,且气候逐渐干燥,容易耗伤津液。因此,在饮食上应以滋阴润肺为主,忌食油腻、煎炸、辛辣、燥热的食物,宜吃莲藕、南瓜、莲子、山药、扁豆、绿豆、百合、黑芝麻、蜂蜜、银耳、梨等食物。

 

下面为您介绍一款适合立秋节气养生的药膳:

立秋黄金粥——健脾养胃,滋阴润肺。

 

图片

 

材料:小米50g、南瓜30g、玉米糁30g、山药20g、枸杞5g、冰糖/蜂蜜(适量)。

做法

1. 南瓜、山药去皮切小块。小米、玉米糁洗净,浸泡10分钟(更易煮烂)。

2. 锅中加水煮沸(比例约1:10),先下玉米糁煮10分钟,再放小米、南瓜、山药。小火慢熬30分钟,搅拌防粘锅,至粥稠软烂。

3.关火前5分钟加入枸杞,根据口味加冰糖或晾温后拌蜂蜜。

 

小米健脾和胃,滋阴养血;南瓜补中益气,润燥美容;玉米糁调中开胃,富含膳食纤维;山药补虚益气,强肾阴;枸杞滋阴明目,增强免疫力;冰糖/蜂蜜润肺生津。

 

图片

 

图片

功法养生篇

图片
图片

 

立秋功法养生推荐“六字诀”之呬字诀。秋天气候凉爽,但仍有暑热之余威,显得干燥。此时毛窍收敛,郁热未消,很容易存留在肺经之内,可用“呬”字诀清肺经郁热。

 

 

动作:两手掌心向里由急脉穴处起向上提,过小腹渐转掌心向上,抬至膻中穴时,两臂外旋翻转手心向外成立掌指尖至喉部,然后左右展臂宽胸推掌如鸟张翼;同时开始呼气念呬字,足大趾轻轻点地,随即放松。呼气尽,随吸气之势两臂从两侧自然下落。两手重叠,覆于下丹田,稍事休息,再重复做,共做六次,调息,恢复预备式。

 

图片

 

图片

穴位保养篇

图片
图片

 

立秋后,燥邪之气应时易伤肺,穴位保养应注重调理肺气。可取列缺穴、少商穴进行按揉。

 

1.列缺穴

定位:在前臂桡侧缘,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当肱桡肌与拇长展肌腱之间。

操作:拇指按压双侧穴位,顺时针揉3分钟/侧,力度以酸胀为度。具有宣肺解表,通经活络,通调任脉的作用。

 

图片

 

2.少商穴

定位:在手拇指末节桡侧,距指甲角0.1寸。

操作:用拇指尖轻轻掐揉少商3分钟/侧,注意掐按时力度不宜过大,以免受伤。具有清肺利咽,开窍醒神的作用。

 

图片

 

图片
图片

联系地址:

 

图片

(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视频来源:腾讯视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扫一扫,手机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