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详细

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

【医师节特辑(三)】执中西医之笔 绘生命续航图——记柳州市中医医院肿瘤科一病区主任斯韬的仁心仁术与时代担当

发布时间:2025.08.14
字号:

 

 

 

"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在每年医师节的交班晨会上,柳州市中医医院肿瘤科一病区全体医护人员在病区主任斯韬的带领下齐诵《大医精诚》的铿锵之声,回荡在病区的长廊之中。

 

 

图片

悬壶济世守初心

仁心仁术铸医魂

这位在中医肿瘤领域深耕多年的专家,始终以孙思邈的箴言为行医准则。少年时,斯韬就亲身经历了至亲被癌魔吞噬的痛楚,这段过往并未磨灭心中的意志,而是化作他一生追寻肿瘤治疗真谛的火种。高考志愿表上清一色的医学院校,见证着"为癌患点亮生命之光"的赤子誓言。二十载春秋更迭,从青涩医学生到柳州市名中医,他始终铭记:医者的温度,在于"想患者所想,忧患者所忧"。这句话被斯韬刻进了每个诊疗细节里。

图片

79岁覃阿公的治疗经历正是这种理念的生动注脚。当老人因抗拒化疗辗转至斯韬的诊室时,他以"靶向治疗+中医扶正"的创新方案,既化解了老人"怕拖累子女"的心结,又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治疗效果。如今覃阿公每周坚持复诊调理,那句"苦咖啡成了续命良方"的打趣调侃,恰是医患同心战胜病魔的最美见证。

 

图片

秉烛探微承古韵

融贯中西启新途

子夜的肿瘤科一病区办公区,总有一盏明灯与星辉对话。灯下,斯韬批阅医案的朱笔游走于中医典籍与最新医学文献之间,在 "免疫治疗新进展" 旁画了波浪线,页边空白处写着 "可配四君子汤健脾"……他带领团队探索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模式,将传统中药调理与现代医学治疗有机融合,为众多肿瘤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640 (3).jpg

病房里,医患共写的《生命手札》既是诊疗方案的"人文说明书",更是激励后学的鲜活教材。他常说:“好医生要左手握CT片、右手把脉象,心里装着患者的喜怒哀乐。”CT 里见精准、把脉间藏温情,道尽了这份特殊的"三维诊疗"模式饱含的医患真心,科室的患者满意度一直保持在医院前列。

640 (4).jpg

 

图片

薪火相传续岐黄

桃李芬芳满园春

图片

作为硕士生导师,斯韬秉持"严师出高徒"的育人理念。自2019年招收首批研究生以来,已培养17名硕士研究生,其中10人顺利毕业走向临床岗位。在临床带教中,他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中西医结合思维,要求学生们"西医诊断要如CT般清晰,中医辨证须似明镜般透彻"。 用药得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学生写的病历,他会逐字核对中医辨证,每一味中药的加减必有典籍依据,每一次针灸治疗必合经络理论。

图片

榜样引领,以身作则

图片

在科室人才培养方面,斯韬倡导"临床与科研并重"的发展理念。他定期组织青年医师参与病例讨论会,通过真实案例剖析提升诊疗水平;鼓励医护人员申报课题,在科研实践中深化理论认知。这种"以临床促科研,以科研反哺临床"的培养模式,使科室形成了老中青三代医师携手共进的良好局面。正如斯韬常说的:"我们不仅要把前辈的火种传下去,更要让年轻人把它燃得更旺些。"

640 (6).jpg

从少年时的誓言到诊室里的灯火,从先进设备与中医脉象的碰撞到师生间的薪火相传,斯韬用二十几载光阴践行:真正的大医,既有 "但愿世间人无病" 的仁心,也有 "中西合璧探新路" 的智慧,更有 "留得火种照后人" 的担当。这束光,照亮了癌患的生命之路,也映照着中医传承的生生不息。

End

 

 

 

扫一扫,手机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