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课堂】“腰精”修炼手册:腰椎微创手术后加速康复指南




脊柱微创手术相较于传统开放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风险低、费用较低以及术后生活质量高等优势。柳州市中医医院脊柱骨科一病区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等常见腰椎疾病,目前已常规开展多项内镜微创术式,包括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术(MED)、经皮内镜下椎间孔入路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PELD),以及经皮内镜下椎板间入路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PEID)等。在“微创”与“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的共同指导下,科学规范的术后康复训练对于实现快速康复、提升手术效果至关重要。
接下来,我们将系统学习腰椎微创手术后的康复训练方法,助力您早日恢复健康。



{
一、微创术后功能锻炼
}
术后24小时,可以佩戴腰围适当下床行走,腰围佩戴时间约为6周,以免造成肌肉废用性萎缩,术后1个月以卧床休息为主,加强功能锻炼,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肌肉萎缩。
康复锻炼原则:
康复锻炼因人而异,根据年龄、病情、病人的身体状况及耐受性决定康复训练的强度,不可盲目追求锻炼强度。
1
第一阶段
(手术当日麻醉苏醒后开始)
A.踝泵运动:脚背往上勾,停留5秒,然后往下踩,停留5秒,每组30个,每日做2-3组,逐渐增加次数,可以促进下肢循环,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B.股四头肌等长收缩:取平卧位,左右腿依次进行,方法为大腿肌肉绷紧与放松交替进行,每次用力绷紧肌肉后保持3-5秒钟,然后放松,循环进行,绷紧加放松肌肉为1次,50-100次/日。作用是增强下肢肌肉力量,促进血液循环,加速恢复。



踝泵训练
2
第二阶段(术后1-3天)
A.为了防止神经根粘连,可以做被动或主动直腿抬高练习。取仰卧位,膝盖绷直,双脚交替进行抬高,高度一般以不引起明显不适为准,10个为一组,一天2-3组。
B.仰卧举腿:双腿同时抬起可增强腹肌力量。方法为取仰卧位,双腿并拢,同时抬起保持直腿伸直。通过抬腿的高度控制强度(抬腿越高,强度越小)。做动作时腰部不离开床面。保持此姿势至力竭为一次,5-10次/组,2组/日。


直腿抬高训练
3
为了加强下肢肌力,可以做空中自行车练习:双腿同时抬起,在空中模拟骑自行车的动作,缓慢用力,每次练习5-10分钟,每天2次即可。


空中自行车练习
4
第四阶段(术后2-4周)
此阶段可以开始站立、平衡练习及“五点式”运动。
A.站立练习:保护下双足分离,与肩同宽,脚尖正向前,下肢及腰腹肌肉收缩,努力控制身体正直姿势,保持站立及平衡。5-10分/次,2次/日。
B.平衡练习:保护下姿势同上站立,在可控制身体平衡范围内左右交替移动重心。争取可达到移动向一方单腿完全负重站立。5-10分/次,2次/日。
C.“五点式”练习:取平卧位,双腿屈曲与肩膀等宽平放床上,缓慢抬起臀部,双肘关节支撑上身重量,尽量挺直身体,每次保持5秒,每组10-20次,每天2-3组即可。


“五点式”练习
注:以上四个阶段锻炼方法,前一个阶段的锻炼在后续阶段中仍可继续进行,个人锻炼时间和方法因个体差异可略有不同。
注意事项
1.
在腰痛急性期内,尽量卧床休息,减少活动,有利于减轻疼痛和恢复。
2.
保暖避免受凉,受凉会加重腰痛症状,保暖有助于改善腰部不适感。
3.
控制体重,过重会增加腰椎负担,引起腰痛、增加腰痛发生概率或复发概率,因此保持适宜体重十分重要。
4.
保持正确的站立和坐姿,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和久坐,以缓解腰部压力。
5.
适度的有氧运动,如步行、慢跑和游泳,有助于促进术后康复和增强体质,加速恢复。
6.
锻炼要循序渐进,避免过度锻炼、剧烈运动而增加腰部负荷及复发概率。
7.
遵医嘱使用腰部保护用具,正确佩戴腰围。
{
术后戴腰围需要多长时间?
}

腰椎内镜术后通常建议佩戴腰围4周左右。需要注意的是,长期依赖腰围反而可能带来不利影响,例如导致腰部肌肉萎缩、影响椎体正常生理曲度的维持。强健的腰背肌才是维持脊柱稳定、保障腰部功能协调运作的关键,也有助于降低远期出现腰部僵痛的风险,并减少对腰围的依赖性。因此,如无特殊必要,腰围连续使用时间不建议超过8周。

总结

第1周:戴好护腰,能走就走。 ▶ 第2-4周:活动受限,按部就班。 ▶ 第6周后:轻工可上,久坐不宜。 ▶ 第3个月起:回归日常,重在坚持。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