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传统医药日】让岐黄之术闪耀时代光芒——柳州市中医医院以现代化实践激活中医药时代生命力



世界传统医药日
10月22日






2024年12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向世界传统医药大会致贺信指出,“传统医药是人类文明创造的成果,需要代代守护、传承精华,也需要与时俱进、守正创新。”10月22日是世界传统医药日,柳州市中医医院交出了一份关于“如何守正创新”的生动答卷。一张古方,薪火相传数千年;一枚银针,联通古今守健康。在这里,我们不仅是医者,更是时光的摆渡人——既悉心研读前辈手中泛黄的医书,也熟练运用现代的智能系统,让古老智慧在新时代焕发勃勃生机。从重点专科的突破性建设,到师承模式的创新实践,医院正以深厚底蕴为根,以时代创新为翼,让中医药这份传统瑰宝在龙城大地上绽放出璀璨的时代光芒。


壹
聚焦专科建设
筑牢中医药服务主阵地

一方诊室,见证着望闻问切的薪火相传;一间药房,延续着本草性味的千年芬芳。医院始终以“强专科、精特色、优服务”为引领,在中医药特色专科建设方面实现突破性进展。学科建设成效显著,多个科室获评国家、自治区及市级重点专科称号,顺利通过多项重点专科建设项目验收,全面提升了医疗服务能力与内涵建设水平。今年,儿科、重症医学科、皮肤科入选第三批自治区级中医特色优势专科建设项目,疼痛科获评第二批市级中医特色优势专科。这些突破犹如一棵棵新苗,在传统医学的沃土中茁壮成长,标志着我院专科体系建设迈上新台阶。这不仅是技术的精进,更是对传统医道的当代诠释——我们既珍视历代医家积累的宝贵经验,又勇于开拓现代医学的新领域。

在体系构建与资源下沉方面,医院坚持党的领导,推进党建与医联体、中医医疗集团建设相融合,推动优质中医药资源向基层延伸,全年常态化开展“名医专家团队进基层”活动,惠及群众近万人次;通过“送医赠药”、技术推广、健康宣教等方式,切实推动中医药“进村入户”。持续深化“党建联建+医疗联动”机制,医院党支部精准下沉,定期开展“中医义诊进乡村、进社区”活动,扩大服务覆盖面;同时加强对基层医务人员的“传帮带”培训,提升乡镇中医药服务能力,推动“中医惠民”工作常态化、长效化。这一系列举措,既是医疗资源下沉的扎实行动,也是“党建引领、中医惠民”的生动实践,让优质中医药服务深深扎根龙城,为柳州百姓健康福祉注入持久而温暖的中医力量。


创新师承模式,激活人才队伍的“一池春水”
贰
岐黄之道,薪火在人;医脉相承,关键在才。医院坚持党管人才原则,以创新机制系统推进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结出累累硕果。今年,我院14名医师入选2024年“柳州市名中医”及“柳州市基层名中医”,展现了人才梯队建设的丰硕成果。医院申报的少数民族医药人才队伍建设经验成功入选由中国中医药科技发展中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人才交流中心)与《中国中医药报》报社组织开展的公立医疗机构人才发展工作改革与创新案例征集评选活动,是该领域唯一入选项目,体现了在破解基层中医药人才短缺问题上的重要突破。

医院着力构建多层次、立体化人才培养体系。“名医工作室”充分发挥传承带教作用,让青年医师在这里贴身跟师,零距离领悟名医的辨证思路与用药精髓;规范化培训教学门诊创新实施“学员主诊-导师指导-复盘提升”模式,形成“跟诊-试诊-复盘-精进”的闭环培养体系,让年轻医者在实践中淬炼成长。今年,医院成功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为高层次科研创新搭建了重要平台;同时被认定为中医类别国家实践技能考试基地,承担国家医师资格考试任务。这些平台共同构建起从临床传承到科研创新的完整人才培养体系,为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障。这些平台犹如一个个传承的驿站,共同构建起从临床传承到科研创新的完整培养体系。


在此基础上,医院通过精准帮扶基层医疗机构,推动优质人才资源如清泉流淌,滋润基层沃土。这不仅是对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的提升,更是将传承的种子播撒到更广阔天地的生动实践。在这里,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个人的成长,更是一支支薪火的传递,是为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的坚实人才保障。

叁
构建智慧体系
打造便捷高效的“现代中药房”

古老智慧与现代科技在此交汇,守正创新在这里相得益彰。医院在智慧化建设方面取得重要突破,成功入选国家智慧中医医院试点单位,成为全区四家之一、全市唯一一家智慧中医医院试点单位(综合型)。以此为契机,医院全面推进“电子病历六级”和“智慧服务三级”建设,将数字技术深度融入中医药服务,打造医疗集团信息云平台,构建起覆盖全生命周期、以患者为中心的“诊前-诊中-诊后”一体化智慧健康管理新体系,进一步建立区域中医药服务新格局。


通过运用人工智能技术深度挖掘名老中医经验,医院构建了智能辅助诊疗系统,有效提升了年轻医师的辨证论治能力和诊疗规范性,为传统中医传承插上了科技的翅膀。在中药服务方面,智能审方、煎煮配送、用药指导等智慧化功能的研发与应用,实现了中药处方从接方到配送的全链条智能化管理。其中,中药免费邮寄服务获评全区改善就医服务体验优秀案例,4个院内制剂成功纳入“桂制剂”目录,推动特色制剂规范化推广。


这套智慧健康管理体系,不仅提升了中医药服务效率,更让千年中医药以更现代、更便捷的方式融入百姓生活。当古老医道遇上数字科技,我们见证着中医药在新时代焕发出的蓬勃生机与无限活力,这正是“柳中医”特色品牌在守正创新中的生动实践。

弘扬中医药文化,构建多元传播新格局

肆
一缕药香穿越古今,千年医脉源远流长。作为广西首批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我院充分发挥平台优势,积极构建多层次、立体化的中医药文化传播体系。在党建带团建的引领下,“杏林天使来敲门,服务百姓送健康”志愿服务品牌日益响亮,志愿服务团队深入基层,让简、便、效、验的中医外治疗法惠及更多群众。

与此同时,医院持续推动中医药文化进校园、进社区、进乡村。以“广西名中医”为核心的健康科普宣传队,将健康知识送入千家万户;“药香盈卷·杏林书话”等特色活动,让市民在沉浸体验中感受中医药文化的独特魅力。药膳团队深度融合中医理论与烹饪技艺,研发系列养生膳食,让中医药以更亲切的方式走进百姓日常生活。

医院还不断深化中医药文化的国际交流,与新加坡中华医院共建中医医用红外热成像应用研究基地,搭建起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国际合作桥梁。通过志愿服务、医校共建、国际协作“三措并举”,医院正不断拓展中医药文化的传播广度与深度,让古老的中医药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勃勃生机,如春风化雨般滋润着龙城大地。
传承,从来不是简单的复刻,而是让千年智慧在当代土壤中开出新的花朵。当青年医师在名医工作室里领悟医道精髓,当智能系统将名老中医经验精准复现,当中医药文化通过多元渠道飞入寻常百姓家,我们看到了守正创新的最美画卷。值此世界传统医药日,柳州市中医医院将继续深耕这片沃土,让岐黄之术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为守护人民健康贡献历久弥新的中医力量。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