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合璧治“心病”,微创介入启“新途”——柳州市中医医院成功开展首例经皮去肾交感神经术为高血压患者点亮希望
高血压是困扰众多患者的常见慢性疾病。目前,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干预是控制血压的主要方式,但仍有部分患者难以通过常规治疗实现血压达标。近日,柳州市中医医院心血管内科(心病科)成功开展经皮去肾交感神经术(RDN)。此项技术的开展,标志着科室在高血压介入治疗领域取得新进展,为血压控制不佳的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

十年顽疾遇转机,RDN术解难题
55岁的李先生已经和高血压“斗争”了整整10年,服药前他的收缩压高达180mmHg,尽管他严格遵医嘱,每日坚持服用四种降压药物,血压仍然难以控制在理想范围内,收缩压始终在150mmHg上下徘徊。这个看似不算太高的数值,却长期影响着他的健康状况。更让他困扰的是,长期服药带来的副作用让日常生活平添了不少烦恼。每当服药后出现不适症状时,他都期盼能找到一种既能稳定控压,又能减轻药物负担的治疗方案。在来到柳州市中医医院求诊前,李先生也曾尝试过多种治疗方法,但效果始终未能达到预期。
经过心血管内科(心病科)团队的全面评估,李先生的情况符合经皮去肾交感神经术(RDN)的手术适应症。这一评估结果,让他成为医院开展该项新技术的首例患者,也为他的治疗之路带来了新的转机。

在完善术前准备并充分沟通后,科室为患者实施了手术。手术团队首先通过精准的肾动脉造影,细致评估了双侧肾动脉的解剖结构,精确测量左右肾动脉的长度及直径。在确认肾动脉无狭窄、完全符合手术条件后,手术团队将射频消融导管精准送至最远端开始电刺激/标测通过监测血压变化,判定冷/热/中性点。
整场手术操作流畅,过程顺利。术后监测显示患者血压从术前的145/74mmHg降至108/68mmHg,其中收缩压下降37mmHg。在术后康复阶段,医护团队为他制定了包含中医调理在内的综合康复方案,通过中西医结合的方式促进身体恢复。
术后随访显示,患者恢复进程顺利。通过系统监测可见,其血压水平已稳定在理想范围内,药物依赖程度也明显降低,整体健康状况持续改善,生活质量得到全面提升。这一治疗成果,不仅体现了现代医疗技术的进步,更让患者重获了健康生活的信心。

RDN手术:为高血压治疗带来新突破

心血管内科(心病科)熊小奇介绍,RDN手术的顺利开展,是医院在高血压诊疗领域的一次有益探索。这项技术为部分传统治疗效果欠佳的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思路,同时也为科室在心血管疾病介入治疗方面积累了实践经验。

经皮肾动脉交感神经射频消融术(RDN)是一种通过阻断肾脏的交感神经来降低血压的微创手术。目前,这一治疗方式在临床实践中持续积累经验,相关研究和临床数据也在不断完善得到了广泛认可,被视为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干预之外的高血压治疗的“第三驾马车”。
在临床应用中,RDN技术主要面向那些血压难以通过药物控制、对于降压药物不耐受或服药依从性差的高血压患者群体。它通过微创手术,精准地作用于肾动脉周围的交感神经,从而降低交感神经的兴奋性,达到降低血压的效果。在严格掌握适应证和规范操作的前提下,该技术为高血压的综合管理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

RDN主要适用于以下几类患者:

1.真性难治性高血压:经过生活方式和药物干预1个月以上,仍无法有效控制血压的患者。
2.合并靶器官损害:有靶器官损害证据或合并心血管疾病的患者。
3.药物不耐受:服用降压药后出现不良反应,影响生活质量的患者。
4.用药依从性差:对多种降压药依从性差的患者。
5.心血管事件高风险:整体心血管风险较高的患者。
6.有手术意愿:符合RDN适应症且愿意尝试的患者。
未来,心血管内科(心病科)将继续深耕高血压及相关心血管疾病的综合防治工作,在规范开展现有诊疗技术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新的治疗路径。科室将充分发挥中西医结合诊疗优势,通过建立完善的患者管理体系,为不同病情特点的患者提供更个体化、更系统的诊疗服务。